bbbbbbbb
尋找自己校園的5個顏色 全台67校彩繪小羊
NOWnewsNOWnews – 2015年8月13日 上午11:34
推薦
記者鍾佩芸/台北報導
為推廣美感教育,教育部與學學文化創意基金會共同辦理「藝起來學學─台灣藝術與人文教育啟蒙計畫」,今日辦理成果發表會,展出全台各校489隻「小感動羊」,各形各色的小感動羊排排站好,模樣非常療癒。 此計畫引導學生進行色線上英文學習彩創作與應用,學生先至校園、社區拍攝照片採集色彩,製作色票,再訂出屬於自己學校的5個色彩,彩繪「小感動羊」,2年內共累計67校共4353位學生創作,並於台北學學、台東美術館舉辦兒童彩繪羊特展,超過3萬人觀展線上英文學習。,學學基金會副董事長張基義指出,不少偏鄉孩子踏入美術館的機會甚少,如線上英文學習今看到自己的作品被放在美術館展覽,孩子跟家長都覺得感動又驕傲。
學學文化創意基金會執行長駱佳鴻指出,這次計畫走遍北中南東4學校,讓學生自己挖掘在地家園的5種色彩,可以發現北部學校顏色繽紛;中部則明顯多出咖啡、暗紅的顏色;南部多見熱情的黃色,面海的東部多以藍色作為基調。這次計畫讓孩子了解顏色不是只有水彩的12種顏色,隨著其中的故事、環境,更帶有不同的意義。
教育部師資培育及藝術教育司司長張明文說,教育部近幾年全面推動藝術教育,並結合視覺形式及美感教育,這是過去他從來沒有體驗過的教育經驗,相信在美感薰陶下「下一代會比我們更好」,更了解色彩、比例、質感等美感元素。高教崩壞? 潘正德:全人教育是正途
台灣醒報台灣醒報 – 2015年8月13日 下午12:25
相關內容
中原大學榮譽教授潘正德提倡,全人教育理念是大學永續發展的生存利器。(photo by 游昇俯/台灣醒報)觀賞相片
中原大學榮譽教授潘正德提倡,線上英文學習全人教育理念是大學永續發展的生存利器。(photo …
【台灣醒報記者游昇俯台北報導】憂心台灣高等教育發展趨向功利化、市場導向,讓學生失去主體性,中原大學榮譽教授潘正德認為,少子化風潮下,高教只重視知識加值、壓低人事成本,把教育成果商品化,卻忘了教育應該培養人文、社會的素養,「全人教育的理念線上英文學習才是大學永續發展的生存利器。」
第2屆迦密山國際學術論壇12日下午進行到「全人教育」的討論,中原大學前人文與教育學院院長、通識教育中心榮譽教授潘正德提出「全人教育與台灣高等教育」報告,對台灣高教發展充滿擔憂,認為學校教育獨厚專業知識,在「偏頗的教育」下將造就「價值偏頗混亂的人」,與高教求真、人性求美的目的相左。
【高教市場化】 潘正德指出,台灣103學年度已有162所大專院校,密度是全世界第一,「但如此高密度的教育單位卻造成國家財政負擔,由學校自籌經費遂成大勢所趨。」潘正德表示,近5年高教更受到少子化的壓力,以及大規模開放式線上教育「魔課師」(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, MOCCS)風潮的壓力,「高教變得只有現實感,市場導向,卻偏廢人文、社會素養,讓人失去主體性。」
少子化與魔課師風潮不利教育品質提升,但近年教育改革卻少見從教育的宗旨及理念去著手。潘正德感嘆,未來3分之1的大學將會被淘汰或被迫轉型,「但現在的高教只重知識加值的最大化、教育成果商品化、人事成本低廉化、生源國際化、辦學特色差異化,卻不講教育理念。」
【以全人理念引導學生】 「教育理念是學校核心價值的具體呈現與實踐,也是大學永續生存發展的競爭利器。」潘正德引用前教育部高教司長林清江的話表示,全人教育並非烏托邦式的教育玄想,而是融合理想與實踐於一體的整體化教育活動。
以中原大學為例,在母親節、運動會等重要節日、校園活動有牧師帶領,學校會以系列活動形塑出一種校園文化;並且,中原的同學畢業前至少修滿34個通識學分,包含2至4個人生哲學、宗教哲學等天人物我關係的學分。
「所以中原學生在企業評比都能維持在9至13名間的高標,因為中原的全人教育讓學生有團隊意識,服從性、忠誠度高。」潘正德說。教育部拒公開課審委員名單 學生再表失望
民報作者民報編輯部 | 民報 – 2015年8月13日 下午8:31
推薦7
相關內容
教育部拒公開課審委員名單 學生再表失望觀賞相片
教育部拒公開課審委員名單 學生再表失望
教育部長吳思華本月3日與反黑箱課綱學生會談,承諾將在10天內徵詢高中分組課審會委員同意後,對外公布名單,10天的期限已到,教育部今(13)日表示,經詢問後,多數委員不同意公開,教育部予以尊重,對此,北區反課綱高校聯盟發言人王品蓁感到失望,但也尊重這項決議。
教育部表示,經詢問43名委員後,有16人同意(占32.21%)、27人不同意(占62.79%)公開,由於多數委員不同意,教育部予以尊重,因此不公開委員名單。
教育部指出,依循往例,委員名單依照往例,會在課程綱要編印後,刊載在修訂過程中,以示尊重和負責,因此,這一次微調課綱委員名單,預定明年上半年公告。
教育部不公開委員名單,王品臻對此感到失望,也只能尊重,不過她也說,其實委員名單還好,更重要的是課審會的會議記錄,政府本來就該公開資訊,且行政法院也已判教育部應公開資訊,若要等到法院判決敗訴才公開,場面將會很難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