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bbbbbbb
師恩難忘 畢業64載學生同學會93歲老師出席
NOWnewsNOWnews – 2015年8月10日 下午5:49
推薦
相關內容
民國40年畢業的台南市佳里區佳里國小第六屆畢業生,於佳里食堂召開同學會,有30多位同學參加。年已93歲的高俊雄老師、87歲的姚漢卿老師出席,場面溫馨。觀賞相片
民國40年畢業的台南市佳里區佳里國小第六屆畢業生,於佳里食堂 …
記者李文生/台南報導
民國40年畢業的台南市佳里區佳里國小第六屆畢業生,於佳里食堂召開同學會,有30多位同學參加。年已93歲的高俊雄老師、87歲的姚漢卿老師出席,場面溫馨。曾擔任8年佳里鎮長的莊三立說,看到老師們身體健康,心中就很快樂,而學生們也都77歲了,期望能年年見面,大家都長命百歲。
創校百餘年的佳里區佳里國小,第六屆畢業生於民國40年畢業,當年有5個班近300位學生。由於受當年經濟因素影響,幾乎都外出打拼,目前是祖父母級,有的則已當了曾祖父母。這群已77歲的畢業生相見時,都要彼此注重身體健康,並交換養生術,期能年年見面。
佳里區佳里國小第ez英語學習網六屆畢業生同學會,是莊三立於民國63年返回故鄉佳里鎮,擔任公所主任秘書時,多位同學請他吃飯祝賀時發起的,莊三立接著於民國66年至75年擔任佳里鎮長,同學會也年年舉辦,參加同學有約近60位,至今同學會已舉辦41屆了,地點都選定在佳里區佳里食堂。
曾獲得全國師鐸獎、杏壇芬芳錄表揚的江悅,不克前來參加,但以「知恩、感恩、報恩─師恩難忘」一文,向93歲高齡老師高俊雄問安。江悅指出,高俊雄老師是國小三至六年級導師,教學十分認真,晚上請4位欲升學同學到他家補習,她是其中一位。不但不收補習費,且常準備東西讓她們吃。受高老師感召,當小學老師時,也不收ez英語學習網補習費。江悅服務杏壇奉獻數十載,她強調,師恩難忘,永銘心中。
出席參加的高俊雄、姚漢卿2ez英語學習網位老師,看到當年教導的學生都表示,早期學生都很有禮貌,有「一日為師,終身為師」的認知,見到已為人ez英語學習網祖父母的學生,也感嘆自己年老了。高俊雄與姚漢卿老師表示,當年1個月的薪資才75元,當老師屬清貧行業。服務杏壇多年後,轉到企業界發展,高老師以董事長身份、姚老師則以總經理身份退休,目前以養生為主。2位老師對這群學生不忘本且尊師重道都稱許不已。反課綱微調學生挨告 教育部撤告
中央社中央社 – 2015年8月10日 下午7:03
(中央社記者蔡沛琪台北10日電)教育部長吳思華日前說會對反課綱微調學生撤告,教育部秘書處長今天到台灣台北地方法院檢察署當庭撤回對學生、民眾與記者的告訴。
法界人士表示,毀損及侵入ez英語學習網住宅為告訴乃論,受害者撤告,依法最終會對被告處分不起訴。不過,檢警偵辦本案,仍在調查釐清學生等人是否有觸犯妨害公務等非告訴乃論罪。
教育部秘書處長周以順下午到台北地檢署開庭,當庭表明撤回對之前在反課綱微調風波提告的22名民眾、學生與記者撤回告訴,並表明不再提告。據了解,事發當天在場值班人員、教官及相關事務負責人也到庭。
反課綱微調民眾7月23日闖入教育部案,教育部提告,警方以毀損罪、侵入住宅罪現行犯身分逮捕33人,其中11名未成年人移送北院少年法庭後由家長帶回。
22名成年人移送台北地檢署複訊後,諭令4人各3新台幣萬元交保、12人各2萬元、3人各1萬元;另外,3名記者限制住居。1040810激出好勝心?父母別拿家中孩子比!
-A
+A
華人健康網作者文/菜媽的親職教養部落格李顯文老師 | 華人健康網 – 2015年8月10日 下午4:42
【華人健康網文/菜媽的親職教養部落格李顯文老師】年齡僅差1歲的兄妹,哥哥數學不好,以至於經常妹妹都會的數學題目,哥哥卻怎麼都解不出來。焦急的媽媽忍不住常以「妹妹都會了,你為什麼還搞不懂?」期望能激勵出哥哥的好勝心和榮譽感,但是此招似乎全然無效,因為哥哥只會惱羞成怒地怪老師、怨妹妹,就是不願承認自己「連妹妹都不如」,當然更遑論能亡羊補牢、力求精進了。
父母經常將手足拿來做比較,本意當然是希望表現差的一方,能夠見賢思齊而急起直追,然而這樣做真的有效嗎?
父母經常將手足拿來做比較,本意當然是希望表現差的一方,能夠見賢思齊而急起直追,然而這樣做真的有效嗎?
父母經常將手足拿來做比較,本意當然是希望表現差的一方,能夠見賢思齊而急起直追,然而這樣做真的有效嗎?例如在下面的狀況裡,父母不妨設身處地的體會一下,如果你是狀況中的太太,你會有什麼感受?
一天,你正準備下鍋炒一道菜,本來廚藝就不精的你,因為沒啥把握正兀自猶豫時,你的弟媳正巧進來廚房,且見狀就二話不說地拿起鍋鏟,立馬就炒出了一道好菜,這一切又正好被你的先生瞧見而搖著頭對你說:「你看人家年紀輕輕這麼會做菜,你怎麼當了這麼久的主婦,卻連個菜也不會煮?」
請問此時的你,是會深自反省、虛心改進?還是更加厭惡做菜煮飯且在心裡暗罵弟媳多事、愛表現?…應該是後者居多吧?!
「比較」從來就不是什麼好的教養方式,只會一再挫折孩子的自信,尤其「手足間的比較」更是糟糕至極的事,只會使得手足感情變得惡劣。
「比較」從來就不是什麼好的教養方式,只會一再挫折孩子的自信,尤其「手足間的比較」更是糟糕至極的事,只會使得手足感情變得惡劣。
同理,哥哥的數學不好,他絕對不會不知道,父母一味在數學上對他施壓,等於是一再地告訴他:你的數學真是有夠差!…使得他只會更討厭數學、對於這一科更缺乏興趣和信心罷了。而孩子一旦學習的胃口喪失了、自信沒了,自然就不會將力氣、時間用在自己反感的科目上,以至於學習態度變得被動、排斥——父母不逼就絕對不會動一下了。
因此對於這種失去學習動力的孩子,父母只能慢慢鼓勵他,協助他重拾對於這個科目的自信。所以當他數學做對時要立即讚賞他,藉以讓他知道自己其實可以、也正在進步;當他主動去解題,也要肯定他願意去面對、去思考的用心,同時在為他解說難題時,也要用更具體的方式來說明、解釋,因為他對於邏輯抽象的理解概念本來就比較弱。
萬一在孩子弱項的科目上,父母實在找不到太多可讚賞、肯定他的地方(很可能孩子就是爛到找不出一丁點的好和進步),那麼努力去尋找孩子其他的優點及強項:貼心、 大方、富創意、作文很強、體育極佳...藉以改變孩子對自己負面的觀感、重塑其正面的自我形象,才能讓他開始對自己有所要求:我的數學這麼爛,怎麼行啊?進而就會主動急起直追了。
最重要的是千萬別再拿妹妹和他比,因為「比較」從來就不是什麼好的教養方式,只會一再挫折孩子的自信,尤其「手足間的比較」更是糟糕至極的事,只會使得手足感情變得惡劣,畢竟有誰會去喜歡一個老是讓自己丟臉、難堪的人呢?